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美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被誉为“水乡泽国”。
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赢得了“水乡泽国”的美誉。这片平原横跨鄂、湘、赣、皖、苏、浙、沪等七省市,东临黄海、东海,北接大别山南麓,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平原的形成得益于长江的冲积作用,长江在长期的地质变迁中,切割出多条支流和湖泊,形成了丰富的水系。这里不仅有长江、汉江、赣江等大江,还有众多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与河流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水网体系。因此,长江中下游平原被誉为“水乡泽国”,这里的居民依水而居,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
此外,平原上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年均温度在14~18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非常适合农业生产。这里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在经济方面,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水陆交通发达,长江航运是连接内陆与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系统。
总之,长江中下游平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水资源,以及繁荣的经济文化,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水乡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