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外国在干嘛

在洋务运动期间,外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高潮和帝国主义扩张的初期阶段,各国纷纷进行工业化和殖民扩张。
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场自救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至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与此同时,世界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
首先,在工业革命方面,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进入了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英国、法国、德国等工业强国开始大规模生产机器,工业化生产模式迅速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在殖民扩张方面,19世纪是帝国主义扩张的初期阶段,各国列强纷纷向外拓展殖民地。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殖民地体系。法国、德国、俄国等国家也在积极扩张,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这一时期,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武力手段,将许多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掠夺资源和市场。
此外,在科技领域,欧美国家在洋务运动期间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例如,英国发明了蒸汽机车、电报、电话等,美国发明了电灯、内燃机等,德国在化学、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科技成果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与此同时,洋务运动期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也日益加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主权。此后,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夺取了大量的领土和权益,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之,洋务运动期间,外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高潮和帝国主义扩张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在科技、工业、殖民扩张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终究未能改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