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16至尊king时间:2024-07-04

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作,其对象和目的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自然因素:这是环境监测的首要对象,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等自然环境要素。这些自然因素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环境质量的状况,包括水体、大气、噪声、土壤、作物、水产品、畜产品、放射性物质、电磁波、地面下沉、土壤盐碱化、沙漠化、森林植被、自然保护区等。

2.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对象。这些人为因素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医院、城市第三产业、污水灌溉污染源等,它们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影响是环境监测关注的重点。

3. 污染组分: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如化学污染物、物理(能量)因子如噪声、振动、热能、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以及生物因环境质量变化所发出的各种反映和信息。

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研究性监测:研究确定污染物从污染源到受体的运动过程,鉴定环境中需要注意的污染物。这类监测需要化学分析、物理测量、生物和生理生化检验技术,并涉及大气化学、大气物理、水化学、水文学、生物学、流行病学、毒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知识。

2. 监视性监测:监测环境中已知有害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这类监测包括监督性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和环境质量监测(空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监测)。

3. 事故性监测:对事故性污染,如石油溢出事故所造成的海洋污染,进行紧急监测,以评估污染范围和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污染影响。

总之,环境监测的对象和目的是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水平、效应及趋势,为防治环境污染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