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都是圆的么为什么

十五的月亮并不总是圆的。
“十五的月亮都是圆的”这句俗语,表达的是人们对中秋佳节时月亮圆满的期待。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月亮的形状是随着它的相位而变化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月相。
月亮绕地球运行,同时自转,但由于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约27.3天),从地球上看,月亮的同一面总是朝向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正面”。由于这种自转和公转的同步,我们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会随着月亮绕地球的运动而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月相。
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29.5天,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在满月时,月亮看起来最圆,这是由于月亮的正面几乎全部被太阳照亮,从地球看去,我们看到的是月亮的一个完整的圆形。然而,即使是在满月时,月亮的表面也并非完全均匀地被照亮,因为月亮表面的地形和光照角度会影响我们所看到的亮度。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解释:
1. 新月:这是月相变化的开始,月亮的正面几乎完全不可见,因为月亮的正面完全被地球遮挡。
2. 上弦月:大约7天后,月亮的右半边开始被照亮,从地球看去,我们看到的是月亮的右半边被太阳照亮。
3. 满月:再过大约7天,月亮的正面几乎全部被太阳照亮,从地球看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圆形。
4. 下弦月:又过了大约7天,月亮的左半边开始被照亮,从地球看去,我们看到的是月亮的左半边被太阳照亮。
5. 残月:最后,月亮的正面逐渐减少,直至回到新月。
因此,尽管满月时月亮看起来最圆,但其他月相的月亮并不圆。只有满月时,月亮的正面大部分被照亮,从地球看去才呈现出圆形。所以,“十五的月亮都是圆的”这句话,实际上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对中秋佳节圆满、团圆的美好寓意的一种简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