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要以什么为根本保证

精准扶贫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保证
精准扶贫是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它旨在通过精确识别贫困人口,实施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柱和道德准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根本保证。
首先,精准扶贫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引领。富强是物质基础,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为扶贫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民主则强调在扶贫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到决策中来,实现扶贫工作的民主化。文明体现在扶贫工作要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文明素质,培养他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谐则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扶贫工作要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处,消除贫困带来的社会矛盾。
其次,精准扶贫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导向。自由要求贫困人口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不受歧视。平等意味着扶贫资源要公平分配,确保每个贫困人口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公正要求扶贫工作要公正无私,不以权谋私。法治则是确保扶贫工作有序进行,保障贫困人口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
再次,精准扶贫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行为准则。爱国要求扶贫工作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为国家的扶贫事业贡献力量。敬业体现在扶贫工作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诚信要求扶贫工作要真实、客观,不弄虚作假。友善则是要求扶贫工作者与贫困人口之间要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
总之,精准扶贫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保证,确保扶贫工作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