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基地总面积怎么算

住宅基地总面积的计算通常是根据家庭成员人数和当地的宅基地面积标准来确定。
住宅基地总面积的计算是一个涉及政策法规和个人实际情况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步骤和考虑因素:
1. 家庭成员人数:首先,需要确定家庭中的人数,因为这是计算宅基地面积的基础。通常,宅基地面积标准是按照家庭成员数来分配的。
2. 地区标准:不同地区根据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会设定不同的宅基地面积标准。例如,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的通告,平原地区每人不超过30平方米,丘陵地区每人不超过40平方米,山区每人不超过50平方米。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用地总面积为每人不超过70平方米。
3. 具体面积计算:在确定了家庭成员人数和当地标准后,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宅基地总面积:
平原地区:总面积 = 家庭成员人数 × 每人标准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
丘陵地区:总面积 = 家庭成员人数 × 每人标准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
山区:总面积 = 家庭成员人数 × 每人标准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
总面积 = 住房用地面积 + 附属用房面积 + 庭院用地面积(总和不超过每人70平方米)
4. 特殊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如新建、改建、扩建或翻建住房,如果这些活动不占用耕地,那么住房用地面积可以在宅基地总面积标准内适当增加,但增加部分每户不超过30平方米。
5. 政策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政策可能会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最新规定进行调整。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地管理条例》规定了平原地区和城市郊区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100平方米;丘陵地区、山区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150平方米。
6. 审核批准:宅基地的面积计算完成后,需要由乡镇政府或者有宅基地管理职责的街道办事处进行审核批准。
总之,住宅基地总面积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家庭成员人数、当地宅基地面积标准以及政策法规,确保符合当地的宅基地管理规定。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当地政府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计算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