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采用外防外贴法

地下防水采用外防外贴法是一种施工技术,它指的是在地下工程结构的迎水面直接铺贴防水卷材,并在底板和立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设在防水结构的外墙外表面。
外防外贴法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应用广泛,其施工步骤如下:
1. 底板施工:首先浇筑防水结构的底板混凝土垫层,确保垫层平整。在垫层上抹13号水泥砂浆找平层,进行抹平压光处理。
2. 砌筑永久性保护墙:在底板垫层上砌筑永久性保护墙,保护墙的高度通常为底板厚度的200~500毫米。在保护墙下平铺一层油毡条,以增加防水效果。
3. 砌筑临时性保护墙:在永久性保护墙上砌筑临时性保护墙,高度一般为150毫米。临时性保护墙应用石灰砂浆砌筑,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4. 找平层施工:在永久性保护墙和垫层上抹13号水泥砂浆找平层,转角处需抹成圆弧形,以便更好地适应结构变化。
5. 涂刷冷底子油:在保护墙找平层基本干燥后,满涂冷底子油,但临时性保护墙不涂刷冷底子油。
6. 铺贴卷材防水层:在垫层及永久性保护墙上铺贴卷材防水层,转角处需加贴卷材附加层。铺贴时,先铺底面,再铺立面,四周接头甩槎部位应交叉搭接,并贴于保护墙上。
7. 固定和保护:从垫层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用胶结材料紧密贴严。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接触部位应分层固定。
外防外贴法的优点在于,防水层直接贴在结构外表面,可以借助土压力压紧,与承重结构一起抵抗有压地下水的渗透。此外,这种方法施工方便,能更好地保护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减少因防水层损坏而导致的结构破坏。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外防外贴法是一种可靠、经济、实用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