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中混有氮气如何除去

通过液化分离法除去氧气中的氮气
氧气中混有氮气的问题可以通过液化分离法来解决。这种方法基于氧气和氮气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液化特性的差异。
首先,将含有氮气的混合气体压缩至较高的压力,然后通过冷却系统将其温度降低。由于氮气的沸点(-195.8°C)低于氧气的沸点(-183°C),在冷却过程中氮气会先于氧气液化。
具体步骤如下:
1. 压缩:将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压缩至高压状态,通常在几十个大气压以上。
2. 冷却:将压缩后的气体通过冷却系统,使其温度降低至氮气的液化点以下。这一过程中,氮气开始液化,而氧气仍然保持气态。
3. 分离:液化的氮气和气态的氧气在冷却器中分离。液氮的沸点较低,它会从冷却器底部流出,而氧气则保持在冷却器顶部。
4. 收集氧气:收集气态的氧气,这部分气体已经去除了大部分的氮气。
5. 处理液氮:对于流出的液氮,可以进一步处理或回收利用。
液化分离法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来调整氧气的纯度,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液化分离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能源消耗、设备成本和操作安全性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