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神授最早提出者

君权神授最早提出者是西汉新儒学代表人物董仲舒。
君权神授,即认为君权来自于天命,是天意所赋予的,这一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政治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君权神授最早提出者是西汉新儒学代表人物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广川(今河北省景县)人,西汉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生活在西汉末年,正值汉武帝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开始崛起,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的观点,源于他对儒家经典《春秋》的研究。在《春秋》中,董仲舒发现了天命思想,认为天命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君权是天命所赋予的。他认为,君主应当顺应天命,施行仁政,以保国家安定、人民幸福。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君权神授的观点。他认为,天命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君主是天命所赋予的,具有神圣的地位。君主应当以德治国,顺应天命,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若君主无德,不顺应天命,则天命将赋予有德之人,以取代无德之君。
君权神授的观点,对后世政治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它为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君主具有神圣的地位,增强了君主的权威。其次,它促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最后,它对民间信仰产生了影响,使人们相信君权神授,对君主产生敬畏之心。
总之,君权神授最早提出者是西汉新儒学代表人物董仲舒。他的观点为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世政治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时,君权神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