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经营性物业支持贷款业务

办理经营性物业支持贷款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针对已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的商业性房地产企业,提供的一种以经营性物业为抵押的贷款服务,旨在支持企业改善物业条件、偿还债务以及优化资金结构。
经营性物业支持贷款业务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对于推动商业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业务的具体介绍:
1. 贷款对象:该贷款主要面向持有已竣工验收合格、办妥不动产权证书并投入运营的商业性房地产企业,如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商务中心、写字楼、酒店、文旅地产项目等。
2. 贷款用途:经营性物业贷款可用于以下方面:
物业在经营期间的维护、改造、装修等与物业本身相关的经营性资金需求;
置换借款人为建设或购置该物业形成的贷款、股东借款等;
偿还该企业及其集团控股公司存量房地产领域相关贷款和公开市场债券。
3. 贷款条件:
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规范经营、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贷款额度原则上不得超过承贷物业评估价值的70%;
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最长不得超过15年;
贷款利率按照市场化原则,与借款人协商确定。
4.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需将经营性物业贷款纳入统一授信管理;
强化贷款审批、发放、收回全流程管理;
金融机构需具备经营性物业的市场前景和现金流判断能力。
5. 政策支持:
2024年底前,对规范经营、发展前景良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国性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基础上,还可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用于偿还相关债务;
政策鼓励商业银行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性物业贷款业务,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6. 实际案例:如印力集团通过经营性物业贷款提前赎回CMBS,优化了企业融资结构,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
总之,经营性物业支持贷款业务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有助于房地产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改善现金流,优化债务结构,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