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中有哪些禁忌

丧葬习俗中的禁忌繁多,包括服饰、行为、言辞等多个方面,旨在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以及对生者情感的关怀。
丧葬习俗中的禁忌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
1. 服饰禁忌:在丧葬仪式上,参加者应穿着素色、朴素的衣服,避免穿着色彩鲜艳、华丽或带有吉祥寓意的服饰。在香港,人们还应注意不要戴显眼的金饰品。
2. 行为禁忌:对于死难者的家人,不要说“多谢”,可以用“有心”代替。离开时也不能送客,因为从殡仪馆里送来的不是活人,送客就等于骂人。客人要离开时,礼貌地随便说句“拜拜”,让他们自己走就成了。
3. 言辞禁忌:在丧葬仪式上,避免谈论与死亡、疾病等相关的话题,以免引起不吉利的事情。此外,不要对死难者家人说“你先走”,应说“你先休息”。
4. 吉仪禁忌:吉仪是一个白色的信封,中间有一个红色的条子,条子上用蓝色的字写着“吉仪”,里面还放着一条白毛巾、一粒糖和一元硬币。白毛巾的用途是为客人擦眼泪,但现多用白色纸巾代替。糖的用意是借甜味给丧事参与者减轻悲痛,一定要在当天之内吃下去。这一元钱是丧主人家的回礼,当天一定要使用,不能带回家。
5. 金银财宝禁忌:亲朋好友送帛金给死者家人时,数额通常会在整数的银码上加上一枚硬币。这是因为“零一”作结,包含了“只一次”的意思。
6. 殡仪程序禁忌:在香港,殡仪程序一般较其他地区简陋,准备工作通常由殡仪业人士负责。殡仪一般包括守灵、入葬、大殓、出殡、下葬等环节。
这些禁忌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以及对生者情感的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禁忌可能逐渐淡化,但了解并遵守这些习俗,仍然是对逝者的一种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