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共修筑了多少年

长城共修筑了约2000年。
长城,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古代防御工程,其修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而修建的,当时各诸侯国各自为政,修建了各自的边防长城。这些早期的长城虽然规模不大,但奠定了长城修筑的基础。
真正意义上的长城修筑始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为了巩固边防,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下令大规模修建长城。这一阶段的修筑主要集中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原有的长城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连接和加固。秦始皇时期的长城大约修筑了10年左右。
汉朝时期,长城的修筑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汉武帝为了防御匈奴,进一步加固和延长了长城。汉朝的长城修筑历时约100年,这一时期的长城规模最大,防御体系也最为完善。
此后,长城的修筑经历了几次高潮和低谷。北魏、隋朝、唐朝、明朝等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长城修筑活动。其中,明朝是长城修筑的最后一个高潮时期。明朝的长城修筑历时近200年,从明朝初年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
明朝时期的长城修筑规模巨大,质量也较高。明朝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8851公里。这一时期的长城不仅防御功能强大,而且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建筑,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坚韧和智慧。
总体来看,长城的修筑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直到明朝末年才基本完成。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算起,长城的修筑历时约200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