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的仿制品有哪些

钻石的仿制品主要包括合成立方氧化锆(CZ)、莫桑石(合成碳硅石)、人造钆镓榴石(GGG)、人造钇铝榴石(YAG)、人造钛酸锶、合成金红石和玻璃等。
钻石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和稀有性,一直是宝石中的佼佼者。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钻石的仿制品,这些仿制品在视觉上可能非常接近真钻,但它们在物理性质上与真钻石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钻石仿制品:
1. 合成立方氧化锆(CZ):这种材料在1976年由前苏联开始作为钻石的仿制品投入市场,因其与钻石相似的闪耀和较高的火彩而受到欢迎。它的密度比钻石高,因此在相同尺寸下,其重量约为钻石的75%。
2. 莫桑石:也称为合成碳硅石,是一种在1998年由美国C3公司推出的新型钻石仿制品。它的物理性质与钻石相似,但价格更低。
3. 人造钆镓榴石(GGG)和人造钇铝榴石(YAG):这两种材料在早期也被用作钻石的仿制品,但因其与钻石的光学特性差异较大,现在市场上已经较少见。
4. 人造钛酸锶、合成金红石和玻璃:这些材料因其物理性质与钻石相差甚远,现在已经不再作为钻石的仿制品。
鉴别这些仿制品主要依据其折射率、硬度和色散率等特征。例如,钻石的折射率非常高,其临界角较小,且容易发生全反射,这使得钻石非常明亮。而仿制品通常在这些特性上与钻石有所不同。此外,通过称重、透射实验、热导仪检测、透视试验、哈气试验、水滴试验、亮度强弱估测和油性试验等方法,可以进一步区分真钻石和仿制品。例如,钻石上的雾气会很快消失,而仿制品上的雾气消失较慢;钻石上的水滴会长时间保持球形,而仿制品上的水滴则会在较短时间内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