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朴素出自哪里

30把酒祝东风时间:2024-07-04

艰苦朴素出自《后汉书·杨震传》。

“艰苦朴素”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典故,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字伯起,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廉洁奉公,勤俭节约,以“不贪不占”著称。

据《后汉书》记载,杨震在担任荆州刺史时,有一次他的一位故友的儿子来看望他。这位故友的儿子当时担任了洛阳令,因此前来拜访杨震。杨震见到故友的儿子后,非常高兴,但是并没有因为他的官职而对他有任何特殊待遇。相反,杨震对这位故友的儿子说:“吾不受私谒。”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接受私人拜访。

后来,这位故友的儿子为了表达对杨震的感激之情,就送给了杨震一份厚礼。然而,杨震坚决拒绝接受,他说:“吾以清白仕,何敢以私废公?”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能够清廉为官,正是因为我不接受私人贿赂,怎么能因为私情而违背公义呢?

杨震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他严于律己、勤俭节约的高尚品质,后来人们便用“艰苦朴素”来形容那些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的人。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一种美德。

在现代社会,艰苦朴素的精神仍然被广泛提倡。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追求。艰苦朴素要求我们在面对物质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原则,不贪图一时的享受,而要追求长远的利益和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对于个人品德的修养、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