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有没有规定旷工如何处理

劳动法对旷工的处理有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旷工的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旷工定义:旷工是指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未履行请假手续,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未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的行为。
2. 旷工处理原则:
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对旷工行为进行处理。
处理旷工行为时,用人单位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的原则。
3. 旷工处理方式:
警告:对于初次旷工或情节较轻的旷工,用人单位可以给予警告。
记过:对于旷工情节较重或多次旷工的,用人单位可以给予记过处分。
解除劳动合同:对于严重旷工,如连续旷工超过一定期限(如连续旷工超过15天),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 旷工期限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一定的医疗期。在此期间,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擅自离岗,可视作旷工。
对于因特殊原因(如家庭紧急事务等)需要暂时离岗的,劳动者应当提前告知用人单位,并尽量减少旷工时间。
5. 旷工记录:
用人单位应当对旷工情况进行记录,作为对劳动者进行考核和奖惩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