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十小时工作制是什么制定的

每周四十小时工作制是在20世纪初期由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并逐步推广实施的。
每周四十小时工作制的制定源于对劳动条件的关注和对工人权益的保护。这一工作制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在1919年的《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中提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通过一系列公约和建议书逐步推广。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关键节点:
1. 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成立,并在其章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劳动条件的基本原则。
2. 1935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40小时工作周公约》(第47号公约),建议所有成员国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
3.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纳这一工作制,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逐步将每周40小时工作制作为标准。
这一工作制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改善工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也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减少工作时间,工人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教育和家庭生活,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同时,它也反映了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公平劳动时间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