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玻璃陶瓷生产过程

20坐拥百态时间:2024-07-04

玻璃陶瓷的生产过程是一个涉及高温融化、成型和热处理的复杂过程。

玻璃陶瓷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首先,选择合适的原料,如硅砂、硼砂、石灰石、长石等。这些原料将决定最终产品的化学组成和性能。

2. 熔化: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入高温熔炉中进行熔化。熔化温度通常在1300℃至1600℃之间。在熔化过程中,原料中的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玻璃相。

3. 成型:熔融的玻璃在冷却过程中,通过压制成型、吹制或拉制成型等方法,使其成为所需形状的坯体。

4. 热处理:成型后的坯体需要经过热处理,以促进晶化过程。热处理通常包括加热和冷却两个阶段。加热阶段,坯体温度逐渐升高至晶化温度,使玻璃相发生析晶,形成微晶相。冷却阶段,坯体从晶化温度缓慢冷却至室温,以获得均匀分布的微晶结构。

5. 后处理:热处理后的玻璃陶瓷可能还需要进行抛光、切割、钻孔等后处理,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控制熔化温度、成型工艺和热处理参数至关重要。高质量的玻璃陶瓷产品具有机械强度高、热膨胀性能可调、耐热冲击、耐化学腐蚀、低介电损耗等优越性能。然而,由于玻璃陶瓷面板的制造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高质量玻璃陶瓷生产工艺及控制技术基本上被国外所垄断,所以国内玻璃陶瓷生产工艺存在质量品质差、成品率低等问题。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