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赋与税区别是什么

汉代赋与税的主要区别在于征收的目的和对象不同。
在汉代,赋和税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它们在征收目的和对象上有明显的区别。
赋,通常指的是“田租”,即对土地所有者征收的一种税。它的征收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主要针对的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赋的征收通常与土地的面积和品质有关,是按照土地的产出能力来确定的。例如,《汉律》中的“田租”就是指对耕种土地的农民征收的税。
税,则是指对个人、家庭或商贩征收的普遍性财政收入。税的征收目的更广泛,包括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行、公共事业的建设等。税收的对象包括所有纳税人,如农民、工匠、商贾等,不仅限于土地所有者。税收的种类繁多,如人头税、市税、关税等,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或个人财产状况来征收。
总结来说,赋主要与土地相关,是针对土地使用者的税;而税则更普遍,涉及个人和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