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建造在哪三条江交汇的岩壁上

乐山大佛建造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的岩壁上。
乐山大佛,作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中心城区东南面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中。这座大佛始建于唐代,历时90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石刻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乐山大佛依山而凿,背靠凌云山,面朝三江交汇处,整体造型为一尊石刻弥勒佛坐像,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佛像。大佛的头部高达14.7米,耳长6.7米,肩宽24米,如此巨大的规模在当时堪称奇迹。
乐山大佛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根据传说,乐山大佛的建造初衷是为了平息水患。在古代,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经常发生洪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祈求平安,当时的僧人发起建造大佛,以期望其能起到镇水的作用。
大佛凿刻在凌云山栖霞峰的峭壁上,整个山体就是佛身,脚下是三江汇合的要冲。从山脚仰望,大佛神态庄严,气势恢宏,令人肃然起敬。而游客若想近距离观赏大佛,需下山至佛脚观光平台,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大佛的全貌。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长期的岁月侵蚀下,乐山大佛和周边的石窟造像都面临着保护难题。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乐山大佛得以保存至今,继续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
总之,乐山大佛坐落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的岩壁上,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