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民间协会的程序

成立民间协会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以下是一般的成立程序:
1. 筹备阶段:
确定协会名称:选择一个符合法律规定的协会名称。
发起人:确定协会的发起人,他们负责筹备和推动协会的成立。
制定协会章程:协会章程应明确协会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活动范围、经费来源及使用方式等。
2. 申请注册:
材料准备:准备包括但不限于协会章程、发起人名单、办公场所证明、经费证明等材料。
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当地民政部门进行注册。
3. 民政部门审核:
民政部门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包括协会的合法性、章程的规范性、发起人的资质等。
4. 领取证书:
审核通过后,民政部门会颁发《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5. 刻制印章:
获得登记证书后,协会需要刻制公章、财务章等。
6. 开设银行账户:
为了进行财务活动,协会需要开设银行账户。
7. 公告:
在当地新闻媒体或民政部门指定的公告栏上公告协会成立的信息。
8. 召开成立大会:
召开协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
9. 开展活动:
按照协会章程开展各项活动,服务社会,实现协会宗旨。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协会的合法性。
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确保协会的正规性。
注重协会的社会责任,确保活动符合社会公益性质。
成立民间协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