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海拔多少千米

太行山脉东西走向,全长约400至500千米。
太行山,亦称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之一,同时也是地理分界线。太行山脉横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北起北京西山,南至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太行山东西走向,全长约400至500千米,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地理标志。
太行山的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1200米以上,形成了较为陡峭的山势。在太行山脉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以及山西的太白山、南索山、阳曲山、白石山等。其中,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达2882米,是太行山脉的制高点。而南端的陵川佛子山和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和1791米。
太行山的山势东陡西缓,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脉中多雄关险隘,如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这些关隘在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和交通要道。
太行山脉的地质构造复杂,多为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形成了许多断崖峭壁,如断陷盆地中的井陉、临城、峰峰、六河沟等著名煤矿。山脉东侧为地震强烈活动带,地质活动频繁。
太行山脉对气候有重要影响,对夏季风有明显阻滞作用,迎风坡降水较多,形成暴雨区。太行山脉的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则是黄淮海平原,是中国地形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重要部分。
综上所述,太行山脉全长约400至500千米,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上,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