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金沙江指的是哪场战役啊

巧渡金沙江指的是中央红军在1935年5月1日至9日,于云南禄劝县皎平渡成功渡过金沙江的战役。
巧渡金沙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央红军在战略转移中的一次关键行动。这场战役发生在1935年5月,正值中央红军长征的艰难时期。
背景:
在长征的早期,中央红军经历了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等一系列艰苦的战略机动。1935年3月下旬,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后,毛泽东等决定取道云南北上四川。为了将滇军调离云南,中央红军主力前锋逼近贵阳,这一行动迫使蒋介石急调包括滇军在内的各路国民党军来贵阳督战。这一战略佯攻使得中央红军得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迅速向云南移动。
经过:
1935年5月2日入夜,刘伯承率领干部团抵达金沙江皎平渡。由于缺乏合适的船只,红军先头部队面临极大的困难。在连长肖应棠的带领下,红军战士与当地船工张朝寿、张朝连合作,在江中捞起一条木船并紧急修补。然而,由于船体状况不佳,修补后的船只仍不能立即使用。随后,红军战士夺取了一条取大烟(滇土)的船只,成功划到江对岸,占领了厘金局,消灭了江防民团,并俘虏了邓锡侯的川康边防军的一个连队大部,从而控制了对岸的渡口。
随后,红军在金沙江里打捞起被土司金汉利和当地富绅金汉瑶废弃的两条破船,并从日用商店买来了33卷布匹撕成布条塞堵船缝,最终共有六条木船可用。加上上游过江的红一军团的一个班在5月7日顺江而下划来的两条木船,红军成功组织了大规模的渡江行动。
影响:
巧渡金沙江的成功,使中央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为红军继续北上,最终到达陕北奠定了基础。这次行动不仅展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也体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高超战略指挥艺术。巧渡金沙江是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也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和全国人民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