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职称的事业单位工人按什么规定退休

有职称的事业单位工人按照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和条件退休。
在我国,有职称的事业单位工人退休年龄和条件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及相关政策执行。以下是具体规定:
1. 退休年龄: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人的退休年龄为:
男职工年满60周岁;
女职工年满50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因工致残的,应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
2. 连续工龄:事业单位工人退休需满足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条件。对于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连续工龄满十年可申请退休。
3. 职称评定:有职称的事业单位工人,在退休时需具备相应职称。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制度》的规定,退休时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职工,可按照中级及以上职称确定退休待遇。
4. 退休待遇:事业单位工人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待遇的具体计算方法按照当地政策执行。
5. 延迟退休:根据国家政策,事业单位工人退休年龄将逐步延迟。从2022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工人退休年龄将延迟至60周岁,随后每隔三年,退休年龄将再次延迟一年,直至最终达到65周岁。
总之,有职称的事业单位工人在退休时需满足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和条件,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退休待遇。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退休年龄和待遇计算方法也可能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