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和刺史是什么时候的官

11残阳照、墨痕时间:2024-07-06

太守和刺史的官职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太守,又称郡守,其官职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作为郡守的尊称。到了汉朝,汉景帝时期正式将郡守更名为太守,成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守的职责包括治民、进贤、决讼、检奸等,同时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这一官职在历代沿袭不变,直至隋朝初期,随着州郡制度的调整,郡守的职责逐渐被州刺史所取代,郡被废除,太守这一官名也逐渐淡出。

刺史,又称刺使,起源于秦制,当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为监御史。汉初复置此官职,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发展了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部(州),各部设立刺史一人,负责监察地方行政和军事。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原来的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刺史这一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和军事的最高长官。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