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出处

29醉青弦时间:2024-07-05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出处是《尚书·旅獒》。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尚书》一书,具体出自《尚书·旅獒》篇。《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主要记载了上古时期君王的言行和政事。《旅獒》篇中记载了周成王时期的一段话,用以警示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功败垂成。

原文如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非愚也,乃力之不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堆起九仞高的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但这并不是因为愚笨,而是因为力量不均衡。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一件事情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因为一些微小的疏忽或者失误而功亏一篑。它告诫人们在做事情时要持之以恒,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或者失误就放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强调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谨慎和坚持,不能因为一时的松懈而导致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毅力,不能轻言放弃,同时也要提醒人们注意细节,以防因小失大。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