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一直不提取有利息吗

是的,公积金账户中的余额如果一直不提取,是会按照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的。
公积金,全称为住房公积金,是我国为了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而设立的一种住房保障制度。根据相关政策,职工个人缴纳的公积金会存入个人公积金账户,而单位也会按照规定比例缴纳,共同形成公积金资金池。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职工购房、租房、还房贷等住房消费。
关于公积金账户中的余额,如果职工在存续期间没有提取过公积金,账户中的资金会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计算利息。根据最新的政策,公积金的存款利率通常高于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这意味着公积金账户中的资金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息收入。
以2023年的政策为例,住房公积金的存款利率通常如下:
1年期(含)以下:按照活期存款基准利率计息。
1年以上:按照同期同档次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
这意味着,如果职工的公积金账户中有余额,并且存续时间超过1年,那么账户中的资金将会按照1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来计算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公积金的利息是按照年化利率计算的,每年结算一次,累积到账户中。如果职工在结算期间提取了公积金,那么提取当月的利息将不会计算在内。
此外,公积金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职工无需为公积金账户的利息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即使公积金账户中的余额一直不提取,职工也能够享受到一定的资金增值。
总之,公积金账户中的余额是会计算利息的,而且利率相对较高,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增值方式。不过,是否提取公积金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如果短期内没有住房消费的计划,可以选择让公积金账户中的资金继续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