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科白蜡树是什么树种

木犀科白蜡树是木犀科梣属的植物,属于落叶乔木,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
木犀科白蜡树(学名:Fraxinus chinensis)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属于木犀科梣属。这种树木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尤其在海拔800-1600米的山地杂木林中较为常见。
白蜡树的树皮呈灰褐色,纵裂,芽阔卵形或圆锥形,被棕色柔毛或腺毛。小枝黄褐色,粗糙,无毛或疏被长柔毛,旋即秃净,皮孔小,不明显。叶为对生复叶,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近等大或稍大,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叶缘具整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有时沿中脉两侧被白色长柔毛。花期在4-5月,果期则在7-9月。
白蜡树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能在多种土壤中生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生长迅速,材理通直,柔软坚韧,适用于制作家具、农具、车辆、胶合板等。此外,白蜡树的树皮,也称为“秦皮”,在中医学上被用作清热药。
白蜡树还具有放养白蜡虫的用途,白蜡虫分泌的蜡质即虫白蜡,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虫白蜡在中药中常用作赋形剂,具有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
在园林绿化中,白蜡树因其优美的树形和丰富的生态效益,常被用作行道树、公园绿化树种。同时,白蜡树也是固沙树种之一,有助于防止沙漠化。
值得注意的是,白蜡树的花粉是北京市春季花粉过敏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城市绿化规划中,相关部门会考虑替换部分易致敏树种,以减少市民花粉过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