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农业生产分布特点及原因

台湾农业生产分布特点表现为区域集中和产业结构单一,其原因是历史政策导向、农业所得偏低、劳动力老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冲击。
台湾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特点。一方面,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地区,如台中、彰化、云林等,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另一方面,台湾的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水稻、水果、茶叶等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农业布局。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历史政策导向:在日治时期和二战后初期,台湾的农业政策以“农业台湾、工业日本”和“以农业培养工业”为指导,刻意扶持工业发展,导致农业收入偏低,年轻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迁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使得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充足、土地肥沃的西部地区。
2. 农业所得偏低:由于政策导向和贸易自由化,台湾农业所得偏低,导致农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这使得青年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生产的区域集中和产业结构单一。
3. 劳动力老化: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年迈的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而年轻的劳动力转向其他产业,使得农业生产逐渐集中在西部地区,形成了区域集中的特点。
4. 贸易自由化冲击: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台湾农业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外国农产品凭借规模经济优势,对台湾农业生产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农业所得偏低的问题,使得农业生产区域集中和产业结构单一的特点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台湾农业生产分布特点及原因是由历史政策导向、农业所得偏低、劳动力老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冲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