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为一年

25隔纱相望时间:2024-07-04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确实是一年,这一特点源于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遵循的季节性操作。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古老而复杂,其周期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严格按照季节进行。端午时节开始制曲,重阳节前后进行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这一环节标志着酿酒投料工作的开始。随后,每年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造沙”,时间在下沙后一个月。在接下来的生产过程中,还会进行多次蒸煮、发酵和取酒。

其次,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需要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复杂工序,简称“12987”工艺。这一系列工序的完成,需要一年时间。在此期间,生沙和熟沙的转换,以及润粮、上甑、抬锅、掐头去尾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季节和工艺要求进行。

再次,酱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和高温接酒等环节,均为所有白酒中最高的。其中,制曲和发酵时的温度可达到60摄氏度,堆积时的温度在45至50摄氏度,蒸馏接酒时的温度为40摄氏度。这些高温条件有助于排除挥发性强的硫化物和其他刺激性低沸点物质,从而保留更多不易挥发的高沸点香味物质。

最后,酱香型白酒的产量较低,仅占中国大陆白酒总产量的2-3%,但其销售额和利润占比却较高。这与其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自然环境限制严、酿造工艺复杂等因素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为一年,这一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遵循的季节性操作。在这一年的生产周期中,酱香型白酒经历了多次蒸煮、发酵和取酒等复杂工序,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