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基本都在国外

确实如此,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主要掌握在国外。
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主要市场或交易所手中。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市场集中度:一些大宗商品如原油、天然气、金属等,其交易主要集中在美国的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等。这些交易所由于历史原因、规模效应和交易量的优势,成为了全球大宗商品定价的中心。
2. 交易基础设施:这些交易所拥有先进的交易技术和基础设施,能够处理大量交易,提供高效、透明的交易平台。因此,它们在定价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3. 产业链地位:大宗商品的产业链中,上游资源国往往只能提供原材料,而下游加工、销售环节则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通过掌握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定价权有着重要影响。
4. 国际影响力: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金融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国际组织、贸易协定等手段对大宗商品定价产生影响。
5. 信息不对称:由于大宗商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上游资源国往往难以获取下游市场的真实信息,导致在定价过程中处于劣势。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一些资源大国正在努力提升自身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的地位。例如,中国通过扩大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影响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试图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发挥更大作用。然而,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努力,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转移并非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