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割让是哪个条约

24亲,药别停时间:2024-07-04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澳门割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澳门的割让是在中葡《友好通商条约》中正式确定的。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是1887年12月1日由清朝政府与葡萄牙政府签订的一份条约。这份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澳门正式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条约中明确规定,澳门及其所属岛屿(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永久割让给葡萄牙。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是在清朝国力衰弱、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当时,葡萄牙以澳门为据点,不断扩张势力,甚至干涉中国的内政。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清政府在与葡萄牙的谈判中做出了让步,同意将澳门割让给葡萄牙。

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许多中国人认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耻辱,是对国家领土完整的严重侵犯。然而,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实力对比,清政府无法改变这一结果。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对澳门及其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澳门从此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直到1999年12月20日,根据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澳门回归中国,结束了长达442年的葡萄牙殖民统治。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澳门割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悲剧。然而,这也是一个提醒我们珍惜国家领土完整、努力振兴中华的重要历史教训。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