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每月工时如何规定的

劳动法规定每月工时一般不超过标准工作时间,具体工时根据工作性质和行业特点有所不同。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是关于每月工时的一些具体规定:
1. 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是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这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适用于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员工。
2. 加班工时: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加班费。加班时间一般不得超过每日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延长,但每月加班时间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
3. 特殊工时制:对于因工作性质或者职责特点需要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其工作时间可以不受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限制。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4. 综合计算工时制:对于因工作性质或者职责特点需要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劳动者,其工作时间可以按照一定周期(如周、月、季等)进行综合计算。在综合计算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按照加班处理。
5. 法定节假日工时:在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6. 特殊工种工时:对于从事矿山、井下、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其工作时间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特殊工时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