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合同完就能拿钱了

拆迁合同完成,并不意味着立即拿到钱,还需经过一系列程序和审核。
拆迁合同完成,通常意味着拆迁方与被拆迁方就拆迁事宜达成了一致,合同条款明确,包括拆迁范围、补偿方式、搬迁期限等内容。然而,即便合同完成,被拆迁方拿到钱还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 合同备案:拆迁合同完成后,需要到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备案,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资产评估:对于需要拆除的房屋和附属物,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其市场价值。这一步骤是计算补偿金额的基础。
3. 补偿方案审核:拆迁方根据资产评估结果,制定补偿方案,包括货币补偿、实物补偿或两者结合的方式。该方案需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4. 公示与反馈:补偿方案和评估结果需要公示,给被拆迁方一个反馈和申诉的机会。如果被拆迁方对评估结果或补偿方案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
5. 签订补充协议:如果被拆迁方对公示结果无异议,双方需要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具体的补偿金额和支付方式。
6. 资金到位:在签订补充协议后,拆迁方需确保资金到位。对于货币补偿,需要按照协议约定支付给被拆迁方。
7. 搬迁与拆除:被拆迁方在收到补偿款后,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搬迁。拆迁方在确认搬迁完成后,开始拆除工作。
8. 验收与结算:拆除工作完成后,进行验收,确认拆除质量和进度。验收通过后,进行最终的结算,确保所有款项已经支付完毕。
综上所述,拆迁合同完成后,被拆迁方拿到钱还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核和程序,确保合法合规。因此,合同完成并不意味着立即可以拿到钱,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