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哪些

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包括废除丞相制度、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革官制、加强特务统治、八股取士、设立厂卫机构、大兴文字狱等。
明清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代表,面对社会变革和内部矛盾,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以确保皇权的稳固。以下是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1. 废除丞相制度:明朝初期,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为了削弱地方势力,明朝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即分设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3. 改革官制:明朝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加强了中央对军事的控制。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直接对皇帝负责,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4. 加强特务统治:明朝时期,皇帝通过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臣民,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这些特务机构拥有广泛的权力,甚至可以干预司法。
5. 八股取士:明清两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知识分子只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为皇权服务。
6. 设立厂卫机构:厂卫机构是明朝特有的特务机构,主要负责皇帝的安全和监视臣民,对加强君主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7. 大兴文字狱:明清两朝的文字狱以清代最为严重,目的是加强中央专制集权。文字狱对知识分子造成了极大的压迫,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以上措施,明清两朝加强了君主专制,确保了皇权的稳固。然而,这些措施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抑制了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加剧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