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是哪一年建成的建筑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造联拱桥,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这座桥不仅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桥梁。
卢沟桥的建造始于金朝,具体时间为金大定二十九年,即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当时,金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御能力,决定在此地建造一座桥梁。经过数年的精心设计和施工,卢沟桥终于在1189年完工。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在战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桥上共有11个桥孔,每个桥孔都由巨大的石块精心雕刻而成,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卢沟桥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也因此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象征。
卢沟桥事变后,这座桥梁见证了无数悲壮的历史瞬间,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1961年,卢沟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卢沟桥也经历了多次修缮和保护。1985年,卢沟桥正式退役,不再承担交通功能。1991年,卢沟桥实现了封闭管理,成为一座以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景区。
尽管卢沟桥景区在2022年11月21日起暂时关闭,但在12月12日起恢复开放,它依然是人们了解历史、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卢沟桥的建成,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艺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