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端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今北京)卢沟桥的一场军事冲突,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端。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声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当时驻守宛平城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日军遂以此为借口,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卢沟桥事变之前,中国虽然已经存在局部抗战,但国共两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歧,抗战形势并不明朗。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使得国共两党意识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加速了国共合作的进程。在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发表声明,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国共两党也于1937年9月22日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协议,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对中国的影响深远。首先,它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民众纷纷组织抗日救国团体,捐款捐物,支援前线。其次,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此外,卢沟桥事变还促使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抗战,为我国争取了国际援助。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八年间,中国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卢沟桥事变作为中国全面抗战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总之,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开始。在这次伟大的民族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赢得了民族独立和尊严。这段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