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中持有待售资产

21vapaus时间:2024-07-03

持有待售资产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打算出售的、预计在一年内出售的资产。

持有待售资产是指企业持有并打算出售的长期资产或处置组,这些资产或处置组的目的是为了出售,而非继续用于经营。在资产负债表中,持有待售资产通常单独列示,以便于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打算出售的资产情况。

以下是持有待售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几个关键点:

1. 确认条件:企业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能将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

企业已经作出决议,出售该资产或处置组;

该资产或处置组的出售已经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协议;

该资产或处置组的出售预计将在一年内完成。

2. 计量:持有待售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计量通常采用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计量。

3. 列报:持有待售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报,并在附注中披露相关信息,如资产的性质、预计出售时间、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等。

4. 减值测试:对于持有待售资产,企业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5. 会计处理:在持有待售资产出售前,企业需要继续计提折旧或摊销,直到出售日。一旦出售完成,持有待售资产将不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了解持有待售资产的信息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可能反映了企业的战略调整、财务状况或市场环境的变化。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