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化剂的使用方法

在铁液中加入适量的球化剂,以获得球状石墨铸铁。
球化剂是铸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使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从而提高铸铁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以下是球化剂的使用方法:
1. 选择合适的球化剂:中国普遍使用的是硅铁稀土镁球化剂,它具有球化效果好、价格适中等优点。
2. 球化剂的添加量:球化剂的添加量应根据铸铁的化学成分、石墨形态和铸件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球化剂的添加量控制在铁液总质量的1%到3%之间。
3. 添加时间:球化剂应在铁液熔化并达到预定温度后加入,通常是在铁液过热阶段。过早加入会导致球化剂分解,过晚加入则可能影响球化效果。
4. 搅拌均匀:球化剂加入铁液后,需要充分搅拌均匀,以确保球化剂均匀分布在整个铁液中。
5. 控制冷却速度:在浇注过程中,适当控制铸件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球化石墨的形成。过快的冷却速度会导致石墨形态不佳,影响铸铁性能。
6. 检测球化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金相显微镜等方法检测球化效果,确保球化石墨的形态和分布达到要求。
7. 处理夹杂物:在球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非球化石墨和夹杂物。可以通过过滤、离心等方法去除这些夹杂物,以提高铸铁质量。
总之,球化剂的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和铸件要求进行调整。通过合理使用球化剂,可以显著提高铸铁的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