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倒伏对产量的影响

196.浪漫姬时间:2024-07-04

小麦倒伏会显著影响产量,导致减产。

小麦倒伏是指小麦在灌浆期至成熟期因风力、雨量或其他环境因素导致植株倾斜或平躺,这种现象对小麦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倒伏后,小麦的功能叶相互重叠,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直接影响籽粒的灌浆和成熟。以下是小麦倒伏对产量的具体影响:

1. 减产幅度:小麦倒伏一般会减产10%到30%,具体减产幅度取决于倒伏的严重程度、倒伏发生的时间以及小麦品种的特性。倒伏发生得越早,对产量的影响越大。

2. 光合作用减少:倒伏后,叶片不能充分展开,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导致碳水化合物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籽粒的发育。

3. 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倒伏会影响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如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穗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均会降低单位面积产量。

4. 收割难度增加:倒伏小麦在收割时难度加大,收割成本上升。对于严重倒伏的麦田,可能需要额外的人工或机械辅助才能完成收割。

5. 病虫害风险增加:倒伏小麦容易滋生病害和虫害,如赤霉病、白粉病等,进一步加剧产量损失。

为减轻倒伏带来的损失,农业生产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水分调控: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避免在风雨天气前浇水,以防倒伏。

及时补救:发生倒伏的小麦,应及时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磷酸二氢钾等,促进恢复生长。

适时收获:在小麦倒伏后,应适时收获,以减少因倒伏导致的损失。

预防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倒伏小麦的损失。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