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上栽培金针菇多采用

生产上栽培金针菇多采用瓶栽法。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na),又称冬菇、朴菇,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瓶栽法是最为常见和广泛采用的一种。
瓶栽法,顾名思义,就是将菌种接种在特制的瓶子中,然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下是瓶栽法栽培金针菇的详细过程:
1. 菌种制备:首先,需要选取优质的菌种。菌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金针菇的生长和产量。优质的菌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菌种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菌种接种在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 培养基配制:金针菇生长所需的培养基主要包括麸皮、木屑、玉米粉等有机物质。将这些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高温灭菌,制成培养基。
3. 接种: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接种时要保持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4. 发菌:接种后,将装有培养基的瓶子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60%-70%。经过一段时间,菌丝会逐渐蔓延到培养基中。
5. 转瓶培养: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将瓶子放入转瓶培养机中,使菌丝在瓶子内不断循环,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6. 出菇:转瓶培养结束后,将瓶子放入出菇室。出菇室温度控制在15-18℃,湿度控制在85%-90%。在适宜的条件下,金针菇会在瓶口处长出菇蕾。
7. 采收:当金针菇长到一定长度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损伤菌柄,以免影响金针菇的生长。
瓶栽法栽培金针菇具有以下优点:
瓶栽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大规模生产;
瓶子可以重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瓶栽法有利于控制金针菇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
瓶栽法不易受到杂菌污染,保证了金针菇的品质。
然而,瓶栽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较高、劳动力需求量大等。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