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

24风中软趣味时间:2024-07-03

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是一部介绍那烂陀寺及其教义的经典文献。

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是一部历史悠久的佛教经典,它详细记载了印度那烂陀寺的辉煌历史、寺院的建筑布局、佛教文化以及各种教义和修行方法。那烂陀寺位于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附近,是古代佛教的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之一。

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由印度国王迦腻色迦所建,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成为当时佛教文化的中心。寺内设有大量的佛学学院,吸引了来自印度、中亚、中国、日本等地的僧侣和学者前来学习和交流。

《那烂陀大道场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寺院历史:详细描述了那烂陀寺的建立、发展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如迦腻色迦王的支持、寺院的衰落与复兴等。

2. 寺院建筑:介绍了那烂陀寺的建筑布局,包括大殿、僧房、图书馆等,以及各个建筑的功能和特点。

3. 佛教文化:阐述了那烂陀寺所代表的佛教文化,包括佛教哲学、戒律、禅定、密宗等。

4. 教义与修行:介绍了那烂陀寺所传授的佛教教义,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以及相应的修行方法。

5. 学术交流:记载了那烂陀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如印度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以及佛教思想的传播。

6. 人物传记:收录了一些那烂陀寺的著名僧侣和学者的传记,如玄奘法师等。

《那烂陀大道场经》不仅是一部佛教经典,也是研究古代印度佛教、文化交流以及佛教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部经典的研读,我们可以了解到那烂陀寺在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佛教文化在古代印度的繁荣与发展。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