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是什么走向

横断山脉的走向是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位于中国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群体。这一山脉群体东起邛崃山,西抵伯舒拉岭,北界昌都、甘孜至马尔康一线,南界抵达中缅边境的山区。横断山脉的南北走向,使得其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地区与西藏、云南等地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横断山脉的形成,是地球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演变的结果。大约在2亿年前,青藏高原地区还是一片汪洋,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随着板块的挤压和抬升,特提斯海逐渐消失,形成了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形成,则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使得这一地区发生大规模的地质运动,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不仅是地质构造的奇观,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这里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南北走向的地理特点,使得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植被和动物种类有着明显的差异。山脉南北纵贯,东西骈列,从东到西依次有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金沙江、芒康山(宁静山)、澜沧江、怒山、怒江和伯舒拉岭—高黎贡山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横断山脉的南北走向,对中国的气候和地形产生了重要影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同时,横断山脉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这些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而山脉西侧的雅鲁藏布江则向南流入印度洋。横断山脉的这一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
此外,横断山脉的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横断山脉的多元民族和独特的文化习俗,也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横断山脉的南北走向,不仅体现了地质构造的奇观,也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气候特征、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乃至世界地理和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