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委行署是什么单位

地委行署是中国地方政府机构的一种。
地委行署,全称为地区委员会和行政公署,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前设立的一种地方行政机构。地委行署的设立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行政区划的需要,特别是在一些地理范围较广、人口较多的地区,为了更好地实施党的领导和管理地方行政事务,设立了这样的机构。
地委,即地区委员会,是党的组织机构,负责在地区范围内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地方党组织的工作。地委通常由地委书记、副书记、委员等组成,其职能类似于省委在省级行政区划中的职能。
行署,即行政公署,是地方政府机构,负责执行地方行政事务,管理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行署通常由专员、副专员、专员助理等组成,其职能类似于省政府在省级行政区划中的职能。
地委行署的设立具有以下特点:
1. 行政级别:地委行署通常设立在省级行政区划下,负责管理一个地区范围内的行政事务。
2. 党政合一:地委行署是党政合一的机构,地委负责党的领导,行署负责行政事务。
3. 地域范围:地委行署所辖地区范围较大,一般包括多个县级行政单位。
4. 职能分工:地委行署内部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地委主要负责党的领导工作,行署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工作。
5. 管理模式:地委行署的管理模式介于省、市、县三级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随着中国行政区划的调整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地委行署这一机构在某些地区已经被撤销或合并。例如,一些地级市直接由省政府管理,不再设立地委行署。但在一些地区,地委行署仍然存在,发挥着重要的行政和领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