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哪一年第七批

2013年
2013年5月,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遗产群以“茅酒之源”为代表,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是茅台酒酿造工艺和文化的集中体现。
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其酿造工艺和酿酒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茅台酒的生产特点鲜明,如严格遵循季节性生产的“重阳下沙”,即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开始投料,一年为一个生产大周期。这种独特的季节性生产方式既避开了夏季高温期,又避开了夏季赤水河洪水期,保证了水质和酿酒环境的最佳状态。
茅台酒的生产过程复杂,包括两次投料和多次发酵、蒸馏。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首先进行“下沙”,即投入原料的50%,经过蒸粮、入窖发酵一个月后出窖,再投入剩余的50%原料进行“造沙”。与其他白酒不同,茅台酒的生产周期较长,发酵完成后,每发酵一个月烤酒一次,共烤7次,且在最后一次烤酒时不再添加大曲。
除了其独特的酿造工艺,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还体现了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17年12月,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进一步彰显了其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茅台集团也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例如,茅台云、大数据、骨干网数字底座的建设,以及“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的创新,都标志着茅台在数字化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突破。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在2024年数字化工作会上透露,茅台数字化转型框架已经形成,这将助力茅台进入智慧茅台2.0建设时代,并在AI技术应用和企业管理、商业运行模式方面进行科学化和智能化变革。这一切都表明,茅台酒不仅在中国白酒产业中占据核心和基础地位,也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