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一号是哪一年研究出来

天河一号是在2009年研究出来的。
天河一号,作为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标志着中国在超级计算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它的研发始于2008年,经过一年的努力,于2009年9月在北京正式宣布研制成功。天河一号的问世,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够研制出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天河一号的研发团队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牵头,联合国防科技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等机构共同参与。该计算机采用了多级并行架构,采用了一万多个CPU核心,实现了每秒1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能力,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天河一号的成功研制,不仅提升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地位,也为我国的高性能计算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它被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生物信息学、材料科学、工程计算等领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随后的几年里,天河一号的性能不断得到提升。2010年,天河一号再次升级,其浮点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2.576千万亿次,成为世界上最快超级计算机。2013年,天河二号问世,其性能更是达到了每秒5.49亿亿次,连续六年位居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之首。
天河一号的成功研制,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它不仅为我国超级计算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