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笔下的月景有何特点

11战神天下时间:2024-07-05

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将月色描绘得生动形象,令人陶醉。

首先,作者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开篇,将月光比喻成积水,生动地表现了月光的清澈透明。这里,月光与积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月光更加明亮、纯净。同时,竹柏的影子在水中交错,宛如一幅水墨画,增添了景色的幽静之美。

其次,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月光描绘得富有生命力。如“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将月光人格化,仿佛月光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客人,轻轻敲开了庭院之门,让人心生喜悦。

再次,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月光与庭院中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如“月光如水,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将月光与积水、水草等景物进行对比,突出了月光的清幽与宁静。

此外,作者在描写月色时,还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如“月光清凉明净”,将月光比喻成清凉明净的水,寓意着月光的纯洁与宁静。同时,月光还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总之,《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笔下的月色特点鲜明,既有清澈透明的月光,又有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了月色的宁静、美丽和作者内心的闲适与淡泊。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