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有哪些政策支持

保障性住房政策支持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抵押补充贷款(PSL)、再贷款、以购代建模式等多种形式,旨在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优化住房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以下是保障性住房政策支持的主要内容:
1. 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通过预算内投资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资金支持,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
2. 专项债: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专项债券支持,地方政府可通过发行专项债券筹集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
3. 抵押补充贷款(PSL):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抵押补充贷款,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支持。
4. 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5. 以购代建模式:政府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一模式有助于推动已建成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同时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该模式已从城市扩大至市县,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6. 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将城中村改造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范畴,通过改造提升城中村居民的居住条件。
7. 配售型保障房建设:多地开年披露了2024年配售型保障房建设任务,这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配售型保障房的建设有助于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8. 其他政策支持:包括土地政策、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以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成本。
总之,我国政府通过多种政策手段,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旨在构建更加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得到进一步推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住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