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支付服务是指

非金融支付服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货币资金转移的服务。
非金融支付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主要由非金融机构(如第三方支付平台、预付卡发行机构等)提供,旨在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手段。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支付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支付: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实现收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的转移,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2. 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预付卡是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括磁条卡、芯片卡等形式,用户可以在发行机构之外的商家处使用。
3. 银行卡收单: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金的行为,方便商户接受银行卡支付。
4. 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指除上述三项服务以外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支付服务形式。
非金融支付服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支付市场的多样性,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然而,随着非金融支付服务的快速发展,支付风险和监管问题也逐渐凸显。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对非金融支付服务进行了规范,要求提供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必须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并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以确保支付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也高度重视非银行支付业务的发展,通过出台相关监管条例,推动非银行支付业务高质量发展,防范和化解支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