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做些什么工作

施工单位在工程造价方面主要负责参与图纸会审、编制投标预算、全过程造价管理、签证编制、合同管理、结算主持等工作。
施工单位在工程造价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 图纸会审:在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需参与图纸会审,这是为了确保施工图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避免因图纸问题导致的返工和成本增加。
2. 编制投标预算:在招投标阶段,施工单位需要编制投标预算,这包括对工程量进行计算,确定材料、人工和机械的消耗量,以及估算工程总成本。同时,施工单位还需参加投标文件的编制和投标工作。
3. 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中标后,施工单位需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这包括根据施工图预算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人工、材料、机械(定额)用量,并参与两算对比(施工图预算与投标预算的对比),编制控制成本措施。
4. 签证编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现场变更、设计变更等原因,施工单位需要及时编制签证,记录变更的数量、做法以及影响结算价格的内容。
5. 合同管理:施工单位需时刻关注合同内容,避免合同中的不利因素产生。对于甲方失误、设计变更及其他合同规定应该索赔时,要及时做好索赔签证。
6. 结算主持:对于大型工程,双方会在合同中约定分段结算的条件。施工单位需在满足条件时,及时主持分段结算。
7. 竣工结算:这是工程造价活动的最重要一步。施工单位需将全部工程的签证资料、中间结算、详细汇总,力争做到不漏算、不误算。
此外,施工单位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工程造价增加:施工单位需严格遵守合同约定,避免因违规操作增加工程造价。
与业主和监理单位协作:施工单位需与业主和监理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利用先进技术:施工单位可利用BIM技术、仿真技术等先进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施工单位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工作涵盖了从投标到竣工结算的各个环节,其目标是确保工程成本合理、质量达标,并为业主创造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