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是应税收入吗

应纳税所得额不是应税收入。
应税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营业收入及营业外收入的部分,它包括了企业通过正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所有收入,以及一些非经常性的收入。应税收入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按照税法规定从企业的应税收入中减去准予扣除的项目(如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后,得出的计算基数。换句话说,应纳税所得额是在应税收入的基础上,通过减去相关扣除项目后得到的。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应税收入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
1. 定义不同:应税收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企业获得的所有收入;而应纳税所得额是一个经过调整的概念,它剔除了不应计入税基的收入和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
2. 计算方式不同:应税收入通常直接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而应纳税所得额则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进行调整。
3. 税基差异:应税收入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原始数据,但应纳税所得额是实际用于计算应缴纳税额的基础。
例如,一个企业的应税收入为100万元,如果它有20万元的成本和费用可以扣除,那么其应纳税所得额将是80万元。这80万元将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基数。
因此,应纳税所得额并不是应税收入本身,而是经过调整后的税基。